Sunris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, production, and sales of material additives

Breaking through material boundaries and leading the future of additives

山东氯碱行业在产能过剩的困境中加速调转

Release Time:2016-07-05Number Of Views:735

慧聪化工网讯:“在控制产能过剩上,我们一方面提高新增产能准入门槛,一方面淘汰老装置。两年来,先后淘汰或者停产隔膜烧碱产能共73万吨/年。但全省烧碱行业仍在受产能过剩的困扰,一季度,开工率仅为67%,比去年下降11个百分点。氯碱企业经营困难,亏损幅度继续加大。不过我相信,随着调结构、转方式步伐加快,山东氯碱行业一定能在全国率先走出困境,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。”4月15日,山东省氯碱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树彬对记者说。

    作为全国氯碱生产大省,山东省烧碱产能965万吨/年,占全国总产能的26.6%,聚氯乙烯产能307万吨/年,占全国总产能的13.7%。面对结构性矛盾以及产品供应过剩、企业盈利空间丧失殆尽等难题,山东省氯碱行业亟待转方式、调结构,以转型升级确保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

    据刘树彬介绍,山东省氯碱工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,为尽快转型升级打下了基础。山东拥有丰富的海盐、矿盐资源,每年生产工业盐约2000万吨,占全国盐产量的近1/3,另外氯碱企业自备发电能力大,这些都为氯碱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能源资源条件。同时山东省还是我国烧碱出口的主要集散地,建有青岛、烟台、潍坊、龙口、潍坊等液体化工产品进出口码头,港口交易量近几年逐步增长,目前从海运分销和出口的烧碱已占到省内生产量的30%以上,为氯碱行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基础。

    此外,山东省氯碱下游的冶金、造纸、纺织、医药、化工等行业规模越来越大。据了解,2012年山东氧化铝产能约1400万吨,纸浆、机制纸及纸板产能约800万吨,这些行业对氯碱产品存在刚性需求,对氯碱行业发展起到了“安全垫”的作用。

    现状困顿,但发展前景和潜力可观。山东省氯碱行业加快调结构、转方式,已经成为立足现实、着眼未来的关键举措。为此,以骨干企业为先锋,全省氯碱行业已经踏上了集聚化和园区化、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之路。齐鲁化学工业园、东岳氟硅材料工业园、潍坊滨海化工开发区、东营市经济开发区等已具一定规模,为今后氯碱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结合搬迁入园的总体方针,全省氯碱企业整合重组、淘汰落后装置工作进展迅速。目前,山东金岭、东营华泰、山东滨化、鲁西化工、山东大海、青岛海晶等企业已经搬迁或正着手进入园区;山东海化、烟台万华氯碱、德州实华、济宁中银、大成农药、恒通化工、中盐华祥化工等企业相继与国内实力雄厚的大集团进行了重组,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。

    “山东氯碱行业在创新规划思路以及产业链延伸、精细化产品研发、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等方面亮点频现,为全省氯碱行业调转升级带来了希望。”刘树彬说。

    据了解,应用新工艺、新技术,产品多元化、精细化已成为山东省氯碱行业的发展方向。目前,二氯乙烷—乙炔催化法聚氯乙烯已经成功进行中试,随着中试技术的逐步成熟,将使聚氯乙烯生产实现无汞化;甲醇制烯烃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开工准备,技术、资金已经基本落实,这将使煤化、盐化更好结合,为山东省氯碱发展带来活力;具备港口优势的进口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项目正在实施中,这将改变该省聚氯乙烯电石法工艺路线比例偏大的局面;环氧丙烷、水合肼、MDI淡盐水的回用实现了工业化运行,不仅减少了“三废”排放,而且充分利用了资源;医药、染料中间体等多品种发展,下游补上游,发挥了氯碱产业链优势。